资助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一、立项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城乡和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还不平衡,作为服务基层的一线医疗机构如县乡级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医院的发展速度仍然比较缓慢,存在着医疗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所以,很多人为了看病要到县外、省外、甚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医院就医,这不仅增加了就医难度,更加重了经济负担。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总量逐年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并且加大了对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的倾斜力度,但是,仍不能满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需求。
为此,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下称基金会)于2010年设立了“扶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二、项目目标
  帮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合理配置基本医疗设备,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三、运作方式
     
根据基层地区政府财力不足、群众收入较低的实际情况,基金会将公益项目运作方式定为“免费捐赠、政府配套、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的模式。地方政府组织项目实施,基金会捐赠医疗设备并协调进行技术培训和项目督导,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公益力量+政府投入”的合作理念,保证了公益项目的实施能力,加大向社会开放的力度,改善项目目标群体的综合实力,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公共卫生公益事业的发展。
   
(一)立项审批程序
     1、申请
     县级人民政府、基层医疗机构向基金会提交“扶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申请函。
     2、审批
     经基金会审核相关材料,派人实地考察,在确认具备相关条件后,准予立项。
     3、签订协议
     基金会与县级地方政府或基层医疗机构签订项目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保证项目运行质量。
     4、执行
     按照协议内容,组织落实对地方政府的医疗设备捐赠和协调对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二)项目实施步骤
     1、申请单位成立领导小组,负责解决项目活动中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与合作问题;
     2、为当地医疗改革实施方案提供建议;
     3、组织专业技术培训;
     4、开展宣传工作,有关媒体作好跟踪报道工作;
     5、结项总结建立档案,并有针对性的对当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跟踪回访,并对项目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四、监督与反馈
  基金会计划项目部负责对公益项目实施管理和监督,并由项目专员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督导和监控,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同时,通过基金会官方网站,基金会向社会大众公布公益项目的活动时间、地区、捐助对象、执行情况等项目内容,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监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