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要求,2023年12月10日上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简称“国家卫健委人才中心”)主办、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简称“初基会”)公益支持的“肿瘤精准放疗专项技能培训项目”在南京启动。国家卫健委人才中心培训二室处长张健、副处长李方,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冯继锋、副院长何侠,以及国家卫健委人才中心“肿瘤精准放疗专项技能培训项目”专家委员会的50余名专家参加启动会。会议由初基会患者健康高质量服务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魏小刚主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技术临床应用和规范化培训工作,将培训作为重要的质控和能力提升手段提出相关要求。尤其是2021年印发的《“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和《“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均明确提出,补齐肿瘤专科资源短板,开展恶性肿瘤精准放疗领域技术创新,形成不同层级的专科人才梯队,加强肿瘤中心建设。刚印发不久的《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要求,加强诊疗质量控制,推动优质癌症防治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进一步提高基层癌症防治能力和癌症防治同质化水平。鼓励专业技术强的肿瘤专科医院通过输出人才、技术、品牌、管理等,提高资源不足地区整体癌症防治能力。完善人才教育结构,健全多层次的癌症防治人才培养体系,适当增加癌症放化疗、影像等领域的专业招生计划和专业人才培养。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我国与之相对应的放疗单位、放疗设备、放疗从业人员数量、放疗技术水平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要在短时间内填补上肿瘤放射治疗的缺口,仍面临多重挑战。另外由于放射治疗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飞速发展,每一个放射治疗部门不仅要求具有一支能满足临床任务的医师及物理师队伍,而且对其人员的不断培训也非常重要。
李方介绍说,“肿瘤精准放疗专项技能培训项目”将对从事肿瘤放射治疗相关工作的医师开展靶区勾画专项技能培训,对从事放射物理工作的物理师开展物理计划制作专项技能培训。国家卫健委人才中心从全国遴选了一批优秀专家组建“肿瘤精准放疗专项技能培训项目”专家委员会,负责设计制定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的培训大纲,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把控培训质量;下一步将在全国范围遴选一批知名三甲医院作为本项目的培训合作单位,承担学员培训任务。
医疗安全和质量是医院永恒的主题。张健指出,对医务人员来说,放射剂量的把控、靶区勾画的精确以及肿瘤范围的精准定位才能保证治疗安全性和患者治愈率。放疗诊疗技术专业性强、风险高、难度大。规范化的培训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的必然要求。各地在放疗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水平、医师培养等方面参差不齐,需要从行政管理机构到各级医疗机构强化质量控制,建立比较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这个体系既有政策层面的规范管理文件,又有组织体系方面的各级质控中心,还有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规范科学的技术培训等手段。
在“肿瘤精准放疗专项技能培训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何侠教授的带领下,50余名专家对项目培训方案、考核方案、培训大纲、培训合作单位遴选标准、培训学员遴选标准、带教导师遴选标准进行了充分讨论。下一步,国家卫健委人才中心将根据专家议定的大纲和标准在全国范围开展“肿瘤精准放疗专项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