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党员话健康】 孩子厌食、腹泻、发热、咳嗽怎么办?

来源:中国农工民主党

每年春节过后,儿科门诊都会有一个小高峰,就诊症状也极为相似:发热,咳嗽,睡眠不好,食欲下降,容易烦闹,大便不正常等。如何做好儿童的节假日期间健康防护?中医儿科专家、农工党党员、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易蔚针对儿童在假日前后常见的“厌食、腹泻、发热及咳嗽”等疾病为您支招!

一、孩子厌食怎么办?

1.孩子的胃不是“无底洞”,想吃不能暴食暴饮,不想吃不要强制进食,每个孩子的食量不一样,少吃零食,尤其是尽可能减少摄入油腻、辛辣、烧烤、冷冻食物、甜食和各种饮料;

2.进餐保持愉快的氛围,不能在吃饭时打骂孩子,否则可出现神经性厌食症;

3.所有6岁以下儿童减少服用各种凉茶,以免损伤脾胃。

4.学习正确喂养方法,并用小儿推拿及运动等方法提高食欲。

5.生病之后孩子食欲会差一些,需要调理脾胃,运用中药或针刺四缝穴来提高食欲。

二、孩子腹泻怎么办?

孩子腹泻属于常见病,呈现的症状多种多样,形式上有溏、泄、滑、利几种不同,程度上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故不能一概而论。在此给以简要提示。

1.一般来说,孩子(特别年幼的孩子)不宜食用过多油腻、甘肥、刺激和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因为孩子此时的肠胃功能尚且孺弱,此类食物不仅难以消化与吸收,还有可能直接导致孩子腹泻,对孩子的消化器官形成一定的负担,甚至造成伤害;

2.家长发现孩子腹泻后,哪怕程度较轻,即应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份量,禁吃油腻或刺激类的食物,腹泻程度稍许严重的,24小时内不能喝牛奶、母乳和一切含油脂的食物,而只能喝些米汤、蔬菜型米糊、面糊或熬得很烂的白粥,即使24小时后,还只能继续服用浓米汤或白粥,酌情渐渐增加适量的牛奶或母乳,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3.对于长时间腹泻的孩子,一般是消化不良的所致,最好在3天内不喝牛奶以及一切含油脂食物,3天后若已经好转,可慢慢加点牛奶,正常的进餐也应少吃多餐,控制品种与数量,千万不能暴食暴饮;

4.对于腹泻较为严重的孩子,特别是出现“水泻”、大便一小时数次、小便量明显减少的患儿,则应采取紧急措施,赶快送医院救治,不能有片刻延误,防止出现失水中毒的严重后果。

三、孩子发热怎么办?

1.寒假期间天气寒冷,孩子发热时应暂停洗澡,注意保暖,饮食清淡,忌生冷食物,以白粥、馒头为主,可以喝牛奶、母乳。

2.发热初起,不超过38.5度,可用紫苏叶3~5片煮开后2分钟服用,干品煮开后8分钟服用,加适当加少量糖。7岁以上紫苏叶可用5~10片。

3.若四肢不凉,可用棉球沾75%酒精棉球反复擦几次双腋窝及大腿根部腹股沟,使皮肤散热。

4.发热时,适当补充温水,水中可加少量糖和盐,孩子要保持大便通畅,若几天无大便,可使用开塞露挤入肛门,排出大便。

5.腋表超过38.5必须及时口服退热药,3岁以下首选退热栓塞肛或退热贴,退热药仅能维持4~6小时,只能临时退热防惊厥。注意不能多种退热药同时使用,24小时内不能超过2~3次。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病,治本才能解除退热。

6.有惊厥病史孩子应提前用退热药。反复高热3天以上,吃药无效,请及时去医院就诊。儿科一般看0~14岁孩子。

四、孩子咳嗽怎么办?

呼吸道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占所有疾病的70%以上,有人说“神仙难治咳”。这种说法虽不十分准确,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要治好咳嗽一病的难度。故家长必须尽早就医,不可轻心与延误,家长应建立“有病早知,无病早防”的健康理念。

1.早期预防和治疗因受凉引起感冒的有效方法:用紫苏叶3-5片加上葱白3-5根,水煮开后2分钟(干品煮开后8分钟)服用。此法一定要及时运用,在可能感冒或刚受凉1天之内就要马上使用,病情加重后就很难起效了。

2.慢性咳嗽、哮喘患儿在生病期间均不能吃生、冷、冰及油炸、酸性(包括酸味水果)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哮喘和皮肤病患儿尽可能不吃牛、羊、狗肉和海鲜、雄鸡、鲤鱼等发物,以免加重病。

3.咳喘患儿需要3年内禁食一切冷饮,否则将容易复发。

4.寒假期间,天气寒冷应减少洗澡的频次。

易蔚副院长还指出,儿童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嫰、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于康复。儿童身体未发育成熟,耐受力差。3岁以下儿童适应力差,冬天尽可能减少长途跋涉,以免因水土不服导致感冒、发热及肺炎等疾病。在儿童健康方面,家长需特别注意,除了让医生治病之外,平时还可以运用“五位一体”综合防治法来减少儿童生病。即:正确的护理方法、正确的喂养方法、小儿推拿疗法、中药贴敷疗法、运动疗法。


整理:徐炜
编辑:郭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