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农工党党员黄富宏: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如何居家安全合理用药

  近期,部分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形势严峻,并且患者中老年人比例大。同时,由于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比例低、同时伴有基础性疾病,风险更大,病情进展相对快,严重程度高。
  那么,疫情期间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该如何居家安全合理用药呢?
  ——农工党党员、农工党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扬州市政协委员、扬州市首席家庭药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主任药师黄富宏给您讲解。
黄富宏下基层为群众义诊咨询
1
  疫情期间,一旦有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特别是高、中风险地区居民、确诊患者密接、次密接居民以及与确诊患者流调中相关场所和时段内有交集的居民,不要在家自行服用退热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芬必得、氨酚伪麻片,抗菌药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奥司他韦,止咳药如强力枇杷露、复方甘草片、咳必清等。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筛查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传染他人。
2
  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不能自行停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哮喘等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必须长期坚持服药才能获益,自行停药有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哮喘加重。因此对于这些疾病治疗或预防的药物必须坚持服药。目前,我市医保、卫健部门在保障用药安全的情况下延长处方时间到三个月量,以减少患者就诊开药的不便,降低感染的风险。因此,对于药品储备不足的老年患者,应在做好必要防护的前提下,按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取药,还可以线上互联网医院复诊开药,也可选择药店线上购买,并可选择药品配送,千万不能因为“预防病毒”而延误了“慢病治疗”。到医院就诊取药或药店购买药品时带上现在使用药品外包装盒,以免药品品种、规格错误,引发药品不良事件。即使药品的厂家不同,只要是药品的成分名相同,注意药品的规格也可以购买,如规格含量不一样,需调整,如二甲双胍片,原来是0.85/片,一天二次,一次一片,如现在是0.25/片,需要调整到一天二次,一次3-4片。
3
  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在用药方面注意事项
  01
  按医嘱剂量、频次、时间用药:不要因为疫情担心药不够,就减量、减频次使用。以免降低药效,引发疾病加重,也不能随意加量、增加频次,以免加大副作用或引起药物中毒。需要分剂量如服用1/2/、1/4的药片,建议买一个切药器,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剂量更准确。
  02
  注意药品是否过期、变质、失效:不要因为疫情不敢外出买药,而服用过期药。同时要注意,药品开封后,效期会缩短,如硝酸甘油片,开封后有效期只有3-6个月,建议在瓶上写上开瓶时间,并且放在阴凉处保存,如舌下含服时没有麻刺烧灼感或头胀感即说明已失效。有不少人认为“中成药过期了没事”,其实无论是西药还是中成药,过期了都会失效,都要在药盒上的标注日期前服用。
  03
  家庭备好自救药:如冠心病的患者要备好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心绞痛急性发作时服用(注意应舌下含服,起效最快)。哮喘患者除了备好日常控制哮喘的药物,还要备好特布他林气雾剂或沙丁胺醇气雾剂,急性哮喘发作紧急喷上,可快速平喘、改善症状。
  04
  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及抗凝药(如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要注意出血风险,出血表现(皮下瘀斑、尿血、牙出血、大便发黑等)。发现出血时,最好到医院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结合基础疾病,再决定是否需要停药以及停药天数或更换药物。
4
  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要注意自我健康管理,做好慢性病的居家自我管理监测并记录,常见的慢性疾病居家应该自我管理方法:
01高血压患者
  初始治疗阶段、血压不稳定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血压控制平稳者至少每周测定一日的血压。建议使用经过校正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定,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收缩压超过180 mmHg和/或舒张压超过100 mmHg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于现在处于盛夏,天气炎热出汗多,导致人体盐分丢失,同时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少,引起血压下降,如老年人居家测量血压收缩压低于12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伴有头晕、眼花、无力、心悸等症状,需咨询医生、药师,适当减少服药品种或剂量,原来服用含利尿剂的复方制剂改为不含利尿剂的单方药如缬沙坦氢氯噻嗪改为缬沙坦,原来使用不可掰开的胶囊、缓释片、控释片,可以改为能掰开的平片,调整用药后要注意居家血压监测。
02糖尿病患者
  由于疫情期间生活方式改变,应居家使用快速血糖仪进行手指末梢血糖监测,建议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理想应控制在空腹血糖7 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10 mmol/L以下。如果血糖低于3.9 mmol/L提示发生低血糖,尽快补充含糖食品。糖化血红蛋白通常每3~6个月监测一次即可。
03冠心病、脑卒中、高脂血症患者
  所有患者均应定期检查血脂情况,血脂达标的患者每6-12个月检查一次即可,血脂未达目标需要每3个月监测一次,调整降脂药物时应在6周内监测一次。
  上述患者遇到下列情况应及时就医:血压或血糖波动大、突然偏瘫失语、用药后出现了明显副作用等,不要因为疫情原因而耽误治疗。
  疫情期间,遇到用药相关问题如何处理,如有签约家庭药师、家庭医生,可以通过微信、电话咨询,还可以通过各家医院互联网医院专科医生问诊咨询。还可以在“问药师”“在乎健康用药咨询平台”“丁香医生”、“好大夫在线”、“有来医生”等多个医药学平台,根据自己的疾病选择相应科室的医生或药师咨询。
  作者:
  黄富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中国药业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健康中国研究中心医药科普与传播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药学执业药师志愿者,扬州市十佳科普志愿者,扬州市十佳最美科技工作者。
  近年来,黄富宏在江苏省推动实施家庭药师居家药学服务工作和医联体基层药事帮扶工作,成绩显著。2020年11月,黄富宏被农工党中央、江苏省委增补为生物技术与药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