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基地短视频】农工党与江阴要塞起义
江阴要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扼守长江下游最狭窄处,素有“锁喉要塞”“江上雄关”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师过大江,江阴要塞在中共地下党统一领导下举行起义,使解放军以最小牺牲成功赢得渡江战役,为解放战争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但不为人广知的是,起义的洪流中,融入了农工党的力量。农工党地下党员、黄山炮台第六中台长吴钟祺率部100余人参加起义,第六中台的起义行动是与农工党所进行的策反工作分不开的。 1948年冬,农工党地下党员吴子培从皖南来南京,向章师明提出介绍其子吴钟祺加入农工党,并表明投诚决心。当时,江阴要塞新设立黄山炮台,吴钟祺调任中台长,拥有重炮和一百多名官兵。章师明听他讲得很诚恳,就答应向农工党地下组织反映,留下了吴钟祺在江阴的地址,同时交待吴子培写信告知吴钟祺:不久后,南京的章师明可能要介绍一个朋友去江阴拜访他。 1948年5月5日,农工党发表声明,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正式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年9月2日至11日,农工党在香港举行中央扩大会议,会议接受了章伯钧的《政治报告》。按照会议《政治决议》,农工党为配合解放战争,加速胜利进程,开始了在中共领导下的新的军事运动。农工党各级组织正在贯彻此次扩大会议精神,广泛开展“策反蒋军起义”的系列军事运动,华东地区是工作的重点区域之一。 章师明向农工党南京党部负责人汇报后,上报至农工党华东局,指派农工党上海市党部负责人虞键负责此事。后虞键委派农工党地下党员范之超担负联络工作。 1949年初,范之超(化名周炎),全副军人装束,携青年军202师的通行证穿越封锁线,到访吴钟祺母亲住所——江阴城内南街十三号,因有章师明和吴子培亲笔信,吴钟祺母子十分热情留住,其间,范之超与吴钟祺交了朋友,但没有谈到正题。第二日凌晨,吴钟祺亲送他去无锡转乘火车返沪。范之超到上海向虞键作了汇报。 不久后,组织决定发展吴钟祺参加农工党,虞键派范之超带去了一份农工党党员登记表。第二次见面,两人谈得更深也更热络一些,蒋介石政权的腐败无能,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解放后的个人前途,等等。范之超见吴钟祺反应很好,就直言来意:“章师明同志已同意介绍你加入农工党,组织已批准,由上海农工党组织与你单线联系,并要你很好隐蔽下来,在国民党官兵中进行工作,待解放军过江时率部起义。” 吴钟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当晚就在母亲处写了自传,填写农工党入党志愿书。当晚两人促膝长谈,谈到很多对形势的见解,吴钟祺深受感化。范之超回上海时,把吴钟祺写的材料包在油纸里,放在拎包下面,又买了几斤活虾装在上面做掩盖,成功穿越封锁线。在农工党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吴钟祺在下属中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因势利导工作。 起义前夕,中共地下党组织派遣单婉琴与吴钟祺接触,动员起义。为了不伤害老百姓,各中台在中共地下党员、黄山炮台总台长唐秉琳的领导下,将所有重磅炮弹引信拔除,为解放军顺利渡江奠定了基础。4月21日,吴钟祺率第六中台官兵随黄山炮兵总台起义,投向了人民,为人民立了功,也留下了这段统一战线的历史佳话。 吴钟祺(1924—2017),安徽桐城人,农工党党员、民革党员,黄埔军校第十八期炮兵科、陆军装甲兵学校(机械化学校)毕业。曾参加中国远征军。1946年10月调入江阴要塞,任重炮连副连长、第六中台台长。1949年1月,秘密加入农工党,参加要塞起义。解放后,先后在农工党南京市委、南京市政协工作。后因工作需要,调任民革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2000年离休。长期担任江苏省黄埔同学会副会长、南京市黄埔同学会会长。2015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章伯钧(1895-1969),安徽桐城人。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三、四、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参加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交通部部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光明日报》社社长等职。 章师明(1922—2018),安徽桐城人,吴子培、吴钟祺入党介绍人。1941年至1947年在同济大学机械系学习。1947年7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八届中央常委,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三届中央名誉副主席。第七届、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虞键(1920-1949),浙江诸暨人,革命烈士,指派范之超与吴钟祺接头。1937年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曾任农工党华东局委员、上海市党部主任委员等职。1949年4月因策反国民党军队事泄被捕,5月21日就义于上海宋公园(今闸北公园)。 范之超(1919—2010),安徽广德人,吴钟祺接头人。黄埔军校16期毕业后加入江南挺进纵队,在宜兴山区参加抗战,后升任北平青年军208师第一旅旅部少校参谋。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解放后,曾在天津市新闻出版局、农工党上海市委任职,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吴子培(1902—1961),安徽桐城人,章伯钧同学,吴钟祺父亲。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党军第八军副团长、团长,后升任贵徽师管区少将司令(中将衔)。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任农工党皖南地区特派员。解放后,任中央建工部东六里屯机制砖厂厂长。 单婉琴(1930—2019),江苏江阴人,吴钟祺接头人。原江阴北郭庄小学教师,1949年4月参加革命,在江阴澄西办事处(系中共地下党组织)担任联络员,后参军,1953年评为正排级干部。解放后,曾在江阴县税务总局、上海市纺织品采购供应站、上海市对外供应公司等单位,长期从事财会工作。1989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