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呼唤药企走创新路

     在郑州举行的第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日前已落下帷幕,但本届交易会论坛关于“新医改下的企业营销”依旧是会后热点话题。在金融危机侵袭、银行紧缩银根、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医药企业如何破冰新医改,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国内缓控释技术的领军企业青岛黄海制药提出自己的观点。
  黄海制药负责人表示,在医改新政下,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是必然趋势,创新药品只有填补技术空白才具有实际意义。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黄海制药,自1986年在全国率先研发和推出缓释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以来,其缓控释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目前国内惟一能生产多种缓控释制剂的企业。现在,黄海制药正在向技术水平更高的微丸技术、缓控释渗透泵技术迈进,不断在降血压、降血糖和降血脂用药等方面开拓新的领域。此次黄海制药将创新聚焦于生物药物。今年年初,黄海制药投资的以阿折地平和海藻酸钠为主的生物制药一期项目正式启动,其中药用级的海藻酸钠国内尚无厂家生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黄海制药计划该生物制药项目3年内产值力争达到10亿元。
 这位负责人表示,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还应该包括营销队伍的创新。青岛黄海制药认为在医药环境的大变革中,企业更应该以技术服务为营销主导,建立既懂市场又懂专业的“双师型”营销队伍,使之真正成为产品的学术代表。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医生对用药知识的需求主要通过继续教育获得。作为最了解药品特性的制药企业来说,完全有责任通过产品学术代表来协助相关专业机构,
 以帮助医生快速提高最新临床用药知识的更新和认识。”同时,黄海制药还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对营销队伍进行持续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培训,以使其更出色地胜任独立组织会议传播药学理论的角色。
 医改“公益”性质已渐明晰,全民医保将于2010年初步完成。目前“新农合”全国覆盖率已达92.8%,参加合作医疗的农业户籍人口已达8.15亿。如果政府提高对农村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从现行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明年的120元,势必会带来医疗和药品消费的扩容,给医药市场,尤其是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市场机遇。
 黄海制药负责人表示,医改主要目的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不但需要政府的大力主导,更需要药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配合推进新医改。3月底,黄海制药启动我国首个面向贫困家庭的医疗资助公益活动“爱心大药盒计划”。该项目计划从2009开始,每年向全国贫困高血压患者免费捐赠价值超过100万元的“伲福达”等药品,以用于帮助缓解其长期的医疗费用压力。同时,为提高社区医疗水平,“爱心大药盒计划”还将涵盖生活资助、义诊、用药指导、监测、教育各环节,并分别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开展工作,包括聘请治疗专家培训社区医生,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疾病防治水平,以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起面向社区居民展开健康教育大课堂、高血压知识普及教育和咨询等。
 专家指出,2009年被称为新医改元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对症下药,实现营销模式的成功转型。